欧盟最近的日子有点难熬。 7月24日的中欧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带着“中国产能过剩”“稀土胁迫”等议题试图施压中国,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参与谈判的欧盟官员私下抱怨:“中方寸步不让,他们确信已治住了美国,现在信心满满要拿捏我们。 ”
这场峰会结束才三天(7月27日),欧盟转头就和美国签了贸易协议。协议内容让欧洲人自己都看不下去:欧盟同意美国对欧洲商品加征15%关税,承诺未来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还要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白宫官员直接嘲讽欧盟这是“滑跪投降”(bent at the knee),北约秘书长吕特甚至当众喊特朗普“爸爸”,这些细节被全球媒体疯狂转发,欧盟的脸面彻底挂不住了。
为什么欧盟对中美态度反差这么大? 核心问题出在筹码上。 中国手里捏着三张王牌,让欧盟根本硬气不起来。
第一张是稀土。 全球97%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手里,电动汽车电池43.8%、太阳能板97%的供应链也被中国掌控。 三个月前中国就用稀土限制逼美国在芯片关税上让步,现在对欧盟如法炮制:想买稀土? 先取消45%的中国电动车关税。
第二张牌是产业反制。 欧盟刚把中国医疗器械踢出采购名单,中方立刻对等限制欧洲企业投标,还把法国白兰地关税拉到30%-39%。 这一招直接打中七寸,法国干邑销量两个月暴跌60%,酒商集体上街抗议。 欧盟想学美国搞“去风险”,结果自己先尝到风险滋味。
第三张牌是欧盟的命门:内部撕裂。 德国车企三成利润靠中国市场,宝马高管公开警告“对华脱钩是经济自杀”;法国强推电动车关税,结果自家葡萄酒和化妆品被反制;匈牙利总理直接骂冯德莱恩“把欧洲卖给美国”。 这种分裂让中方谈判代表都摇头:“27个国家吵成一团,连自己要什么都搞不清,怎么博弈? ”
最让欧盟憋屈的是,他们发现中国根本不吃“价值观绑架”这套。 峰会上冯德莱恩要求中国施压俄罗斯,中方当场回怼:“乌克兰问题不是中欧之间的问题。 ”欧盟又搬出“贸易平衡”说辞,要求中国多买欧洲货,中方直接亮数据打脸:2024年中欧贸易额7850亿美元,欧洲对华逆差2470亿,问题明明出在欧洲高端装备卖不动,却怪中国“占便宜”。
回头再看欧美贸易协议,更显欧盟的战略混乱。 特朗普只给欧盟两天时间签协议,威胁“不签字就全面加税”。 德国经济部长咬牙认栽:“我们没得选,安全靠美国,商业只能低头。 ”比利时智库专家点破真相:“防务靠别人,商业自主就是笑话! ”
这种软弱直接削弱了欧盟的谈判资本。 当中方发现欧盟连美国15%的关税都不敢反抗时,自然更不会在稀土管控、产业补贴等核心议题上妥协。 荣鼎集团分析师巴金透露:“欧盟代表原以为中方至少会给点表面让步,结果连空头支票都没拿到。 ”
欧盟的困境在具体行业体现得更赤裸裸。 汽车业是典型例子:中国电动车占欧盟市场份额18%,欧盟想加税保护本土品牌。 但德国车企集体反对,因为大众34%的利润、宝马40%的销量依赖中国市场。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控着电动车电池核心材料,镨钕合金的全球98%产量。 柏林工厂的工程师算过账:若中国断供稀土,德国电动车成本立刻涨30%,比加关税还致命。
医疗领域同样尴尬。 欧盟刚宣布限制中国医疗器械采购,中方反手就把欧洲企业的医院投标份额卡在50%。 德国西门子医疗CEO急得跳脚:“中国占我们全球营收22%,他们还能自产替代品,但我们找不到第二个中国市场! ”法国更惨,核磁共振设备70%的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制裁令一出,医院扩建计划全停摆。
连欧盟自以为傲的“气候领袖”人设也被戳破。 中欧峰会唯一成果是份气候声明,但实际谈判中,欧盟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成本,中方直接甩出数据: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额是欧盟的2.3倍,光伏组件出口占全球80%。 “你们连2030年碳目标都可能跳票,凭什么叫我们买单? ”欧盟代表当场语塞。
7月30日,西班牙地缘分析师在《外交学者》网站发文点破本质:“欧盟亲手拆毁了通往中国的桥梁。 他们误把中国的实力当威胁,却把美国的勒索当友谊。 ”文章被欧洲议员转发时配了句扎心评论:“当中国不再视欧洲为平等伙伴时,布鲁塞尔只能怪自己。 ”
驰盈策略-股票配资推荐网-正规杠杆炒股官网-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