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正加速推进核能合作。
据哈国政府7月31日公布的最新消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将主导建设哈萨克斯坦第二座和第三座核电站,标志着中哈核能战略伙伴关系步入实质化阶段。
该计划不仅涉及技术输出,更预示着中亚能源版图的重构。
照片:EOG
本文是中亚产业研究“哈萨克斯坦生意经”系列第313篇,深度介绍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及周边国家(阿富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蒙古)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三座核电站,双边合作加速
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在7月31日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中国将建造该国的第三座核电站,而前两座中已有一座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主导,另一座则由CNNC牵头。
展开剩余60%第二座电站可能选址于库尔恰托夫市,靠近前苏联核试验场;第三座电站的具体选址仍在评估中,但要求接近水源和配电网络。
选址评估工作由哈萨克斯坦原子能机构与Electric Nuclear Power Plants LLP联合进行,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公布结果。
能源转型与核电回归
哈萨克斯坦拥有全球第二大铀储量,却在独立后逐步弃用核能。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承压、电力赤字加剧,该国重新拥抱核电。
2024年10月举行的全国公投中,71%的选民支持建设核电站,投票率达63.6%,为核电项目提供了民主背书。
根据规划,哈国希望至2035年新增2.4吉瓦核电容量,以缓解当前高达57亿千瓦时的年度电力缺口。
目前,该国主要依赖俄罗斯电力进口,并正与塔吉克斯坦协商水电采购协议。
中国中核集团与地缘延伸
作为中国“核能出海”的代表企业,中核集团已在全球布局多个核电项目,此次在哈萨克斯坦主导两个核电项目,不仅显示其国际影响力,也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能源互联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中核集团与Rosatom在哈国的交叉布局反映出哈萨克斯坦在大国博弈中寻求多边平衡的策略——既不完全依赖俄罗斯,也不过度倾向中国。
未来,法国电力公司(EDF)、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HNP)等西方企业仍可能参与后续招标。
随着中国全面介入哈萨克斯坦核电项目,该国核能计划正从理念走向现实。
在中亚这个地缘政治与能源交汇的核心地带,中哈核合作既是能源转型的技术实践,也是一场大国关系的新博弈。
作者:中亚产业研究
提示:本文著作权归原创作者中亚产业研究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
发布于:广东省驰盈策略-股票配资推荐网-正规杠杆炒股官网-正规合法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